有人要问:宗教是主观的啊,是一群神棍编出来的故事,自以为是,任性、偏执、不听人劝。怎么会是客观呢?无神论者才是客观。
现实分为主观现实,客观现实,互为主体(主体间性、交互主观,intersubjectivity)。世人都沉迷于主观现实之中,例如:认为自己生的孩子,就是自己的。他是我生命的全部,就算我死了,他也能替我而活,我虽死犹生。一个最底层、最卑微的人,一旦有了孩子,立即成了“父亲大人”,成了领导,统领下属。最神奇的是:这个小家伙对世间的一切充满好奇,不管你给他吃什么穿什么,他都非常满意,无比感激。对父母充满了崇拜,觉得他们像神一样无所不能,经常像魔术师一样变出好吃的,好喝的,好玩的。你会爬树摘果子,会骑自行车,载着他一路狂奔,这都是超能力。世界之大,无奇不有,等待他去探索。
这种主观现实,会很快演变成交互主观:越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,就会越呵护他,他就越听话、他把一切都交给你安排,他就更像自己的。你觉得他就是你的生命、你的全部,没有他你就不能活。(同理,你怀疑某人是小偷,他就越看越像小偷,每一个表情动作都很可疑)。
这种交互主观、对孩子的溺爱、占有,大体上没什么问题。直到有一天孩子走丢了,你花了10年,倾家荡产也没找回来,你开始纠结要不要再找20年,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再找下去。这时候宗教告诉你:你该醒醒了,梦早就结束了,你一开始就不该把孩子看成自己的,他跟你没那么强的关联,请你放弃你的主观,更加客观的看待世界。佛教告诉你:一切都是因缘汇聚、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,本性是空的;如果自性不空,则不能有。基督教告诉你:世间一切都逃不过上帝的安排,你的孩子只是上帝派来跟你互敬互爱互助的,你们真实的关系是【兄弟姐妹】。
这么说来,宗教是一个更加客观真实的视角,极大的打压你的主观自我(我执)。人道会攀龙附凤、把人分成高低贵贱、促进马太效应;天道会给弱者机会,让大公司有大公司病(臃肿,低效,贪污腐败)。人道更加的唯心(主观),天道更加的唯物(客观);但是人性难以摆脱主观,于是用上帝这种看似主观的东西,把客观(天道)包裹起来。
电视剧《天道》说:世上没有神,能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人,就是神。可是人天生就是主观的,怎么会按客观规律办事呢?那些炒股、搞投资的人,怎么可能没有贪念、妄想、追涨杀跌?你处在名利场,现实逼得你不得不有贪念、妄想。内心认为自己理智、客观、唯物的人,恰恰最不理智、客观、唯物;一旦你意识到“自己信奉的上帝只是一个神话故事”,你就无法虔诚,你成了伪基督徒;内心认为“基督不等于基督教,而是宇宙真理、客观事实”的人,才会对上帝有足够的虔诚、崇拜,言行举止才会遵从客观规律;内心认为“金钱不是宗教”的人,才会对金钱有宗教式的狂热崇拜,认为金钱万能。
【如果自性不空,则不能有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
因为无,所以才可能有;
一张白纸空空如也,所以才能绘画;
3.水无形状,所以才能放进任何容器,呈现出容器的形状;
4.人生无固定的意义,所以才允许你去寻找、去定义;
5.你没有被指腹为婚,没有被限定“只准跟亲戚结婚”,所以才能寻找真爱,跟任何人都有可能;千金难买我乐意;
6.你没有本质,只有一个一个的标签;你同时是:儿子、父亲、员工、领导、保安、保安队长、素食主义者、男人、人、动物、生物、一堆细胞、一堆原子。像洋葱一样可以层层剥下去,找不到本质。所以这些标签就成了你的本质(因为无,所以有)。注意:这些标签都是经过你允许,别人才会往你身上贴。
抛开这所有的标签,你是谁?你只是你头脑中的梦想、观念、情绪、心智、感受、体验、模因,这才是真实的你啊!!!因此也就不难理解《道德经》说的:死而不亡者寿。身死而道存,后人传承了你的思想、精神、风骨、灵魂,能记住你并遵从你的教诲,那么你就是长寿、永生。基督教的灵魂、天堂、永生是不是也这样?灵魂就是观念、情绪、意识形态、思维定势。【被圣灵充满】,意思就是彻底认同并遵循圣经的教诲(洗脑,洗去头脑中的污秽)。
把钱花在【艺术品、享乐、梦想、旅游、球赛、夜总会、奢侈品】这些精神消费,才是真正的服务自己。因为心外无物,你能感受到的世界,才是你的世界。这也是为什么唯心主义如此重要。
信念不是客观真实的存在,仅仅是根植于大脑中的意识形态,它即无法证实,也无法证伪。你感受不到的东西,不一定不存在;你能感受到的东西,不一定客观存在,但一定有主观存在。例如:我现在感到愤怒;虽然我胳膊被截肢了,但是我还能感受到它很疼;我总觉得背后有只眼睛盯着我;很多人在背后嘲笑我;上帝一直在天上看着我。人天生会用主观、潜意识感受世界,这就好比一片土地:如果不种上庄稼,就会长满杂草。宗教、信仰、上帝、菩萨就是各种不同的庄稼,应该种哪种,你说了算。
推荐书籍《有无之境:王阳明哲学的精神》。